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Drama),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教育部直屬院校,中國戲劇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和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世界著名藝術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國立戲劇學校(1935年10月18日創建于南京薛家巷)以及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1949年12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開辦,1950年4月2日,召開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大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
中央戲劇學院現有兩個校區,東城校區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棉花胡同39號,昌平校區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宏福中路4號。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8萬平方米。
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0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到2014年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其間歷經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華北大學第三部,后又有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并入。
1949年12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開辦,1950年04月02日,正式召開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大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歐陽予倩、曹禺、張庚、光未然、沙可夫、李伯釗、金山、徐曉鐘、王永德、劉國富曾擔任學院領導。
2006年4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選址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村溫都水城為學院新址,經過為期6年的精心設計與緊張施工,2012年10月21日,位于北京鄭各莊宏福大社區的中央戲劇學院新址終于一切就緒,迎接自己的第一批新生。
科研機構
戲劇研究所是學院科研管理及藝術實驗和學術研究機構。戲劇研究所下設有歐陽予倩研究室、莎士比亞研究中心、奧尼爾研究中心、布萊希特研究中心、話劇研究室和音樂劇研究小組。
科研成果
編輯翻譯出版了《歐陽予倩全集》、《莎士比亞辭典》、《莎士比亞論文集》、《奧尼爾研究文集》、《俄羅斯名家論演技》、《演員創造的再體現的途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歌劇導演藝術》、《莎士比亞全集》、《父親歐陽予倩》、《舞臺美術家齊牧冬》、《傳統與創新——2005年表演教學國際研討會與演出展論文集》等書籍。
創作演出了《黎雅王》、《四川好人》、《情人》、《椅子》、《愛情螞蟻》、《切·格瓦拉》等戲劇作品。